马上注册,精彩即将继续...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red 于 2016-9-4 00:53 编辑
采用与人工分析过程相吻合的分析方法,测量范围覆盖石脑油、溶剂油、汽油、煤油、轻柴油及重柴油等各类馏分从初馏点至干点的全部温度的高精度测量,其分析数据与国家标准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GBT255-77(88)、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GB6536-1997、石油产品减压蒸馏测定法GBT9168-1997紧密相关。测量范围0℃~410℃、0℃~530℃,可根据要求,设置为固定百分点或全馏程的测量;宽大彩色液晶显示分馏温度数据曲线及记录值曲线.符合国标的智能化现场总线通讯协议与DCS操作室进行通讯,丰富的人机操作界面,配备完善的自诊断功能;提供灵活多变的本机及远程调校手段。防爆标志: dⅡBT4。
工作原理:
来自工艺管线快速回路采样管的被测样品,进入样品预处理系统,再经快速回路冷却、过滤、脱水、脱气、脱杂、精过滤、稳压、稳流等处理后,在嵌入式微处理机的控制下,通过特别设计的定量组件被精确定量注入分馏器。之后微处理机启动加热程序,按特定的控制模型和算法,通过专用加热器对分馏器中的被测油品进行分馏加热控制。同时,对被测油品在加热分馏全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分馏量等参数实时检测跟踪,并显示分析过程中的工作状况和相关提示信息。分馏过程结束后,微处理机将检测结果如(初馏点、5%、10%、30%、50%、70%、90%、95%、干点或终馏点)经数据统计处理后在分析仪本体彩色液晶上显示,并通过RS485通讯接口传至所配远程专用数据处理显示终端显示和记录。同时,通过RS485或4~20mA传送到生产装置DCS控制系统。一个分析周期完成后,重新开始对分馏器进行冷却和冲洗,进入下一周期的循环分析过程。系统配置有样品回收系统,将分析后的油样经回收,送回工艺管路。
技术指标及规格 - 测量精度:符合GB/T6536-1997《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的准确度标准。
- 重 复 性: ±2 ℃。
- 稳 定 性: 漂移不大于2 ℃/年。
- 输出信号: RS485/modbus协议、4~20mADC。
- 测量介质:石脑油、溶剂油、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润滑油。
- 测量范围: 0~530℃。
- 分析周期:轻质油20~30分钟,重质油30~45分钟。
- 防爆等级: dⅡBT4。
- 防护等级: IP54。
- 重 量: 约200千克。
- 外形尺寸: 1010 X 700 X 1600 mm。
系列型号 量程:0~250℃
量程:0~350℃。
量程:0~410℃。
量程:0~530℃。
工作条件 - 供电: 220V±10%、50Hz、1000W。
- 供水: 常温,压力大于0.3MPa,无明显杂质。
- 供风: 干燥仪表风,压力大于0.2MPa。
- 氮气: 压力大于0.3MPa,干燥、洁净。
- 油样: 温度小于30℃,压力0.2~0.6MPa,无明显可见水珠,无明显机械杂质,无大段脱空。
- 适用环境:1区、2区。
- 安装场所:空气流通的室内或质量仪表小屋。
- 环境温度:-20~50℃。
- 相对湿度:不大于85%(室温)
|